INSIGHT | 苹果与谷歌合作接触追踪系统,遏制疫情传播
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 | 
2020-06-11

【引言】

苹果和谷歌合作开展一项纯粹的公共服务计划——发布一个系统以帮助遏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他们并没有直接受益于这项技术,且将消费者的隐私安全放在了首位。该系统借助蓝牙技术,可在智能手机用户接触到新冠感染者后,向他们发出警示。

2020年初以来,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卫生当局正在共同努力,试图寻找COVID‑19大流行的解决方案,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恢复正常运转。其间,软件开发人员也尝试通过制定技术工具为此做出贡献,以帮助对抗病毒并挽救生命。

4月底,苹果和谷歌——这两家互为竞争对手的科技公司宣布将合作发布一个系统,以帮助遏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该系统借助蓝牙技术,可在智能手机用户接触到新冠病毒感染者后,向他们发出警示。目的是协助政府和卫生机构减少病毒的传播,同时该系统也将用户隐私和安全性作为设计的中心。

显然,该系统的发布和应用,不仅对智能手机的用户面对疫情时起到警示作用,而且这些警示也对推动全球经济重启至关重要。但同时,不少数据安全专家对该系统隐私保护问题上存在疑虑。

对此,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市场营销学院长席教授P.K. Kannan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苹果和谷歌共同努力发布上述系统,是非常不同的,并且该系统将消费者的隐私安全放在了首位。这与过往这两家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而收集消费者数据的传统观念有悖,这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对此,P.K. Kannan教授解释道,“首先,苹果和谷歌没有设计自己的应用程序,相反,他们正在对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进行更新,该更新允许彼此靠近的手机经过5到10分钟的时间才能通过蓝牙技术交换其密钥(唯一ID)。当消费者安装应用程序时,此标识很方便。例如,拥有该应用程序的人表明他/他的冠状病毒测试呈阳性,她的手机会将过去14天内她附近所有电话的ID发送给该应用程序的管理员,然后再通知附近其他下载该应用程序的手机所有者。”

苹果和谷歌此次更新设计,不仅改进了隐私保护,还向公共卫生部门提供更精确的信息。这些更新包括修改手机发出蓝牙信号的方式,以防黑客窥探信息。该系统将加密与蓝牙相关的元数据——如信号强度等额外背景信息——使别有用心者更难利用这些数据识别某个人,例如将信息与特定设备相匹配。此外,这两家公司还表示,用户的临时数字标识符将以比原计划更为随机的方式生成,以防别有用心者猜测这些标识是如何被分配给个人的,进而以此追踪他们。

基于上述原理,P.K. Kannan教授认为,“该系统不会像附近的任何人透露消费者的身份。电话发出的唯一密钥每隔几天就会更改一次,因此应用程序管理员存储的任何旧数据都是无用的,苹果和谷歌也不会暴露电话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可以很好地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此外,苹果和谷歌并没有直接受益于这项技术——这是一项纯粹的公共服务计划。实际上,许多欧洲国家(德国,荷兰,意大利等)相对于美国高度重视其公民隐私,他们正在采用这项技术,这证明了该技术提供了真正隐私保护。”

不过,虽然上述系统很好的保护了用户隐私,但是其在识别和跟踪联系人方面的有效性却是另一回事。

P.K. Kannan教授表示,“首先,不少用于联系人追踪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希望获得受影响人员和附近人员的地理位置信息,以便他们可以开发出传染病及其在地理集群中传播的网络模型。但是,由于苹果和谷歌不提供地理位置信息以保护隐私(在隐私具有更大价值的西方国家中无法共享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健康实体将不会获得有效接触者追踪所需的所有信息。其次,联系人追踪的有效性取决于有多少用户采用该应用程序,并在感染时提供必要的信息。现在该应用目前下载人数还不够多,以致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网络。为了有效地进行联系人追踪,城市或地理区域中至少超过80%的用户需要下载应用程序并使用。显然,让每个人都采用这些应用程序是一个挑战。新加坡政府和其他政府过去的努力表明,采用率远低于有效追踪的门槛。”

不少人认为,该应用程序可被视为一项测试,以检验硅谷能否在大规模的抗疫行动中发挥一臂之力,同时不危及用户的数据,也不被寻求监控公民的政府滥用。对此,苹果和谷歌也表示,这些通知并不是用来压平感染人数曲线的神器,而只是为了补充其他方面的工作,如大规模检测、保持社会距离以及更好的卫生。

P.K. Kannan教授表示,“谷歌和苹果并没有以任何方式直接从此次合作中受益,但间接地使他们在欧盟获得了一些善意,在那里他们受到许多诉讼和行政限制。从长远来看,从欧盟国家获得“好印象”对他们未来会有所帮助,他们也将从中受益,换句话说,也会使得其他竞争对手可能感到痛苦。实际上许多欧洲国家(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已经开始采用这项技术,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该技术提供了真正隐私保护。”

★ 写在最后 ★

总的来说,尽管科技巨头们试图通过对个人隐私数据应用的形式和范围作出各种限制,以便打消公众和监管部门对他们拥有个人隐私数据的顾虑,但来自监管部门的强制性约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定不会放松,在如何平衡“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价值挖掘”的问题上,科技巨头们仍将面临不少未知的挑战。

#数据隐私# #Covid-19#

P.K. Kannan

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

市场营销学院长席教授

P.K. Kannan教授,普渡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市场营销学院长席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模型,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应用于市场数据。他目前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属性建模、媒体混合建模、新产品/服务开发和客户关系管理(CRM)。

2019年初由P.K. Kannan教授牵头发表的两篇重量级学术论文 “The Informational Value of Social Tagging Networks”以及 “Selling the Premium in Freemium” 获得多项国际学术大奖。

P.K. Kannan教授在马里兰大学全球领导力中国EMBA项目中教授《Customer Equity Management》课程。

Copyright © 2024 北京沃伦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24639号-1